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硕果盈枝。9月27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校园内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3370名新生齐聚一堂,开启人生新征程。学校党委书记杨延斌,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丽,副院长陈立新、张彬、赵冲、李健、许广军,工会主席孙静出席典礼,典礼由李健主持。
开学典礼伊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行礼、奏唱国歌,爱国情怀与青春朝气在校园中激荡。
校徽承使命 初心启新程
典礼上,杨延斌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一枚枚校徽不仅是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身份的象征,更承载着“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让优秀成为习惯,做雷锋式职业人”的校园文化理念。杨延斌书记通过这一仪式,向新生传递了学校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从戴上校徽的那一刻起,以辽职人为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技能成才、服务国家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院长寄厚望 锚定成长方向
陈丽以“以技能报国之心,铸就时代工匠之魂”为题发表寄语。她首先回顾了学校76年的办学历史,从辽东省辽阳师范学校到如今的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双高计划”建设合格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陈丽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迎来“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学校已与38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4个产业学院、20个1+X证书试点项目,为学子搭建了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
围绕校训“厚德、励志、笃学、敦行”,陈丽对新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厚德”,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二是“励志”,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借助学校提供的职教高考、技能大赛等平台锤炼过硬本领;三是“笃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AI时代主动拓展认知边界,掌握“学习的能力”与“思考的习惯”;四是“敦行”,践行知行合一,以大国工匠为榜样,用实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她鼓励新生珍惜三年时光,在辽职这片沃土上成长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工匠。

表彰树榜样 奋进有力量
随后,陈立新宣读2024-2025学年度集体表彰名单,张彬宣读2024-2025学年度学生表彰名单。学校通过表彰既是对先进集体与个人过往努力的肯定——认可他们在学业精进、品德修养、集体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更是为全体学子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学校希望以表彰为契机,激励新生们以优秀者为标杆,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主动向先进看齐,涵养拼搏精神、锤炼过硬本领,践行“让优秀成为习惯,做雷锋式职业人”的校园文化理念,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人才与品德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师生传心声 共绘新蓝图
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邱晗作为教师代表,以二十载职教经历分享感悟。她指出,当前国家亟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选择职教是顺应时代的明智之举;职业院校学习重在“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新生既要在实训、竞赛中打磨技艺,也要培养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硬核”软实力,同时保持好奇、不惧试错、学会合作,在技能与人格的双重提升中成就自我。她还表示,全体教师将倾尽所能,陪伴新生攻克学习难关,助力他们用技能创造精彩人生。

健康管理学院刘芷含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结合自身从军训“优秀标兵”到技能大赛获奖者、从省“大思政”实践展示赛一等奖获得者推荐至国家奖学金的荣耀经历,告诉新生“机会永远属于敢于尝试、愿意坚持的人”,鼓励学弟学妹珍惜实践机会,在专注学业的同时涵养情怀,在辽阳职院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教与设计学院的赵德强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表示新时代青年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面对数智时代挑战,我们将践行“学会提问、学会批判、学会协作、学会创新”,以校训为指引,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雷锋式职业人”。

此次开学典礼不仅是一场欢迎仪式,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动员,为每名大学新生带来了最有意义和成效的开学第一课。全体新生在师长的嘱托、榜样的激励中明确了成长方向,他们将以青春为笔、以技能为墨,在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各行政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文字:学生处
图片: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核发:王丽娜
吕恒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