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剪纸技艺,在辽宁省道德模范唐革军的邀请下,6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倪海、解雅梦、周诗宇、张校语、蔡孔嘉,新疆内派教师须玉红带领学生来到位于白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唐革军工作室上了一堂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并同中国好人、辽阳市道德模范沈凌老师学习了非遗剪纸艺术。

多年来,沈凌老师用一把剪刀,几张素纸,用剪纸艺术记录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将热烈的中国红剪刻得入细入微,把对生活的赞美融入一件件剪纸作品,精雕细刻,妙趣横生,生动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美好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悠长。

活动过程中,沈凌老师首先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参观了她的系列剪纸作品,如“二十四孝图”“弘扬好家风 创建文明城”,随后又一步一步教师生们学习剪纸。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只见灵巧的手指在纸上左右翻飞,从一开始的双喜到后来的窗花,无不展示着沈凌老师技艺的高超,令人惊叹不已,让大家在理论与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虽然师生们是初次接触剪纸,手法有点生疏,但丝毫没有影响创作的热情,在沈凌老师的指导下,很快一个个精美的剪纸就呈现在大家面前,看着亲手剪制的作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被大众知晓、被大众熟悉,再到被大众喜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本次活动,师生们学习到了剪纸的技法,在增加了一门手艺的同时,更坚定了文化自信,并深刻认识到非遗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组织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撰稿:周诗宇
核发:佟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