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时讯 > 正文

以青春之名 赴科技之约——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助力南林子小学科技节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功能,努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推动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辽阳市鼎峰科学教育研究院进行合作,并于4月10日上午选派21名师范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辽阳市南林子小学,开展以“科技 学向星海”为主题的科技节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设置气球反冲小车、牙签高塔、投石机、纸桥承重科技项目,通过科普实践、互动体验、创新指导等形式,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技盛宴。活动吸引全校5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一、科技项目“硬核”登场,实践课堂趣味十足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科学助理小老师的身份为参加科技节活动的学生探索科学奥秘进行引导和服务。在气球反冲小车项目中,学生们通过释放气球内气体产生的反冲力驱动小车前行,直观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就像火箭发射一样!”有的学生兴奋地说。牙签高塔环节则考验结构设计能力,学生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用牙签和胡萝卜建出最高达112厘米的“摩天高塔”。

二、历史与现代碰撞,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投石机项目将古代兵器与现代力学结合,学生以杠杆原理为切入点,制作简易配重式投石机,成功将色子进行投射。“原来古人的智慧里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有的学生感叹道。纸桥承重挑战中,学生们用A4纸折叠出拱桥、长凳、桌子等结构,最终有一个小组的纸桥以6.5公斤的承重能力刷新纪录,展现材料科学的魅力。

    三、协同育新人,思政实践显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佟艳院长表示:“本次活动是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尝试通过科技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树立了“科技强国,未来有我”科技理念,厚植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鼎峰科教育研究院聂院长指出:“校企协同开展科普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期待未来深化合作。”

    四、志愿服务获好评,青春力量绽光彩

在服务中志愿者们运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志愿服务理论,很好地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南林子小学校领导高度评价: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老师素质真不错,将来如果能考到我们学校就好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感染了每一位师生,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更点燃了他们对科的热爱。

本次科技节志愿服务是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缩影。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专业素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科技+思政”育人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雷锋式职业人,为地方科技创新与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佟艳